院士來啦⑦湖南這匹“黑馬”,跑進科研“國家隊”
發布時間:2024/08/10 來源:
甬派君有話說
院士是我國科技領域的最高學術稱號,是引領創新發展的航標、創新資源的富礦。
作為(wei) 全國著名院士之鄉(xiang) ,早在2008年,湖南就為(wei) 謀求轉型破局,本著不求“為(wei) 我所有”、但求“為(wei) 我所用”的柔性引才理念,在全省率先推出院士工作站建設目標,借院士高端智力,提高企業(ye) 科創水平,促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助推高質量發展。
目前,湖南已累計建成市級院士工作站、院士科技創新中心232家,柔性引進海內(nei) 外院士200位、院士創新團隊245個(ge) 、高層次專(zhuan) 家1478名。
院士來了,帶來了什麽(me) ?改變了什麽(me) ?湖南市科協、湖南日報報網端聯合推出“院士來啦”專(zhuan) 題報道,帶你走進一家家院士工作站、院士科技創新中心,走近高端智力,一探究竟。
湖南九游会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全景。
湖南九游会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官網上,一段央視大型工業(ye) 紀錄片《棟梁之材》節目視頻,已在首頁顯著位置“霸屏”超過一整年時間。
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這段視頻,側(ce) 麵記錄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衛與(yu) 湖南九游会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新型鈰磁體(ti) 開發與(yu) 產(chan) 業(ye) 化方麵的成功合作。
新型鈰磁體(ti) ,看似陌生,其實是我國科學家原創的一種關(guan) 鍵的新型稀土永磁材料。
很多人知道,永磁材料極為(wei) 重要,手機中的變焦鏡頭,是通過微型電機來運轉的,這種電機裏就有稀土永磁材料在起作用。
除了應用於(yu) 手機,稀土永磁還是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關(guan) 鍵功能性材料。磁懸浮列車、電動機、光刻機、高端機床、人形機器人……到處都有它的身影。
不過,以前市場上主要的稀土永磁材料是釹磁體(ti) ,由國外率先成功研發,需要大量使用稀土中稀缺的釹、鐠元素,而含量較高的鑭、鈰元素卻無人問津,剩下的稀土真成了“土”。
稀土屬於(yu) 戰略性稀缺礦產(chan) 資源,如果能實現對儲(chu) 量豐(feng) 富的鑭、鈰元素高效利用,我國的稀土資源量相當於(yu) 翻了一番。
李衛院士在車間考察
正是基於(yu) 這一目標,李衛院士團隊經過艱苦的實驗和探索,終於(yu) 在2011年一舉(ju) 攻克了新型鈰磁體(ti) 的關(guan) 鍵製備技術,改變了稀土永磁材料“跟跑”曆史,自主研發出鈰磁體(ti) 新型材料。
不過,從(cong) 實驗室中的樣品,到生產(chan) 線上的商品,鈰磁體(ti) 的產(chan) 業(ye) 化,仍有不小的距離。在這關(guan) 鍵一步,湖南九游会稀土新材料挺身而出,成為(wei) “第一個(ge) 吃螃蟹”的人。
2013年,以稀土金屬作為(wei) 主營業(ye) 務的湖南九游会稀土新材料,正在尋找向下遊產(chan) 業(ye) 鏈拓展的突破口,此時李衛教授團隊新型鈰磁體(ti) 方麵的技術突破和研發成果,讓湖南九游会稀土新材料看到了商機。
“鈰磁體(ti) 在性能、價(jia) 格上具有優(you) 勢,市場和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鄒璐靜說。
雙方一拍即合,很快簽訂了技術合作協議,開始稀土金屬、速凝和新型鈰磁體(ti) 等技術成果的轉化工作。
2014年,李衛教授帶領團隊深入生產(chan) 一線,開展材料的中試;5月完成中試和批量生產(chan) ;隨後的6個(ge) 月裏,新型鈰磁體(ti) 產(chan) 量達到了1200噸,迅速占領市場,產(chan) 品供不應求。
新型鈰磁體(ti) 的產(chan) 業(ye) 化,成功了,而且是全球首次。
“簡單地說,我們(men) 用價(jia) 格較低的稀土‘鈰’替代了‘釹’,從(cong) 而顯著提升了稀土永磁材料的性價(jia) 比。”鄒璐靜解釋道。
隨著新型鈰磁體(ti) 的產(chan) 業(ye) 化,不僅(jin) 大大拓展了鈰元素的用途,還大幅減少了鐠釹元素的消耗。更重要的是,“相較於(yu) 釹磁體(ti) ,鈰磁體(ti) 契合中國稀土資源稟賦,是中國人的原創,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an) 權。”鄒璐靜說。
如今,國內(nei) 鈰磁體(ti) 的年產(chan) 量超過8萬(wan) 噸,規模占到了稀土永磁產(chan) 業(ye) 的三分之一。
鈰磁體(ti) 產(chan) 業(ye) 如此迅速成長,讓李衛和湖南九游会稀土新材料“沒預料到”。
資料圖
2015年,李衛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一年後,在良好合作基礎上,湖南九游会稀土新材料和李衛院士團隊再次“牽手”,合作共建院士科技創新中心。
“借助院士團隊技術力量,公司快速開發多款鈰磁體(ti) 新牌號和新產(chan) 品,成功開發了低成本磁體(ti) 、高穩定磁體(ti) 和高矯頑力等係列鈰磁體(ti) ,迅速占領市場。”鄒璐靜點讚道。
多年來,李衛院士團隊與(yu) 九游会公司已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協同創新的共同體(ti) ,通過問題導向、需求引領,實現全產(chan) 業(ye) 鏈的創新和精準研發,形成“研產(chan) 銷用”一條龍的創新模式。
不僅(jin) 如此,通過與(yu) 院士團隊的合作,湖南九游会稀土新材料還爭(zheng) 取到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機會(hui) ,成功加入科研“國家隊”。
創新人才培養(yang) ,是另一大合作成果。
鄒璐靜介紹說,目前,院士科創中心為(wei) 公司培養(yang) 、培訓基層骨幹技術人員50餘(yu) 人,班組長20餘(yu) 名,有2人獲高級工程師稱號。
而今,技術創新已成企業(ye) 生產(chan) 的活躍要素,也正在推動企業(ye) 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
“去年,公司年產(chan) 能設計達到一萬(wan) 噸,預計今年底產(chan) 能設計將突破兩(liang) 萬(wan) 噸,成為(wei) 全球最大、技術領先的新型鈰磁體(ti) 生產(chan) 基地。”鄒璐靜說。
文章來源:甬派APP
編輯:諸辰 審核:徐挺